成都历史街区中的现代雅居酒店设计: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

一、引言:在成都,把历史住下来

“宽窄巷子的青砖黛瓦、锦里的木构回廊,与成都人骨子里的懒与闲,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。”当我们把酒店设计放进这片底色里,任务就不再只是提供一张床,而是让住客“住进”成都。于是,现代雅居酒店应运而生——它以“历史为骨、当代为魂”,在古蜀街巷里生长出全新的空间叙事。

二、选址:在巷子里找“留白”

酒店落址于宽窄巷子东端的一栋清末四合院群落。原建筑虽被列为保护名录,却只剩空壳:木柱斑驳、天井积水、屋顶漏光。设计团队把“留白”视为最大资源——

不拆、不添、不抢:所有新增体块均以轻钢+玻璃“外挂”方式出现,与旧墙保持30 cm呼吸缝,让时间痕迹清晰可见。

动线“借巷”:将原三条巷道梳理成公共走廊,客人check-in后需“穿巷入院”,完成一场微型城市漫步,抵达客房时已完成情绪转换。

三、空间叙事:三进院的当代转译

第一进·门厅:

老门楼被完整保留,门额“履中”二字经金箔修缮;

室内新增悬浮光盒,以激光雕刻的“竹影”投映在百年砖墙,形成古今光影对话。

第二进·茶庭:

原天井改为镜面水景,水下隐藏恒温系统,冬季不结冰;

四面回廊植入可伸缩格栅,白天全开致敬传统敞廊,夜晚关闭则变为私密沙龙。

第三进·客房区:

客房以“竹、锦、漆、茶”四小主题命名,对应川蜀非遗。

所有家具采用“新旧嵌套”策略:老条案配3D打印的聚碳酸酯茶几,清代衣柜门被切割后重组为床头背景,让老木重获新生。

四、材料与工艺:让时间可触

砖:回收同区域拆迁老青砖,以“空斗拼花”方式砌筑接待台,既透气又减重。

瓦:碎裂青瓦不丢弃,嵌入树脂浇筑成洗手盆,水流沿瓦楞纹理下泄,形成“雨落屋檐”的隐喻。

竹:与邛崃竹编工坊合作,把传统“瓷胎竹编”放大为3 m高灯罩,夜间透出温润琥珀光。

五、体验设计:五感漫游

嗅觉:与本土香牌“观夏·蜀道”共创“锦官橙桂”香氛,前调柑橘取自望江路老橘园,后调桂花呼应满城桂雨。

听觉:客房内隐藏“城市声景播放器”,可在雨声、麻将声、川剧锣鼓声中切换,一键入戏。

味觉:早餐放弃传统自助,改为“巷子小推车”——师傅推着豆花、锅盔、叶儿粑逐房敲门,把晨起的成都烟火送到枕边。

六、可持续策略:让历史街区“活”得久一点

屋顶光伏瓦片被漆成深灰色,视觉上与旧瓦无异,却承担酒店60%日常用电;

雨水沿老瓦沟汇入地下蓄水池,经植物根床过滤后二次冲厕;

客房钥匙采用可降解玉米塑料,离店时可带走作为行李牌,完成品牌二次传播。

七、结语:设计的终点是生活

当客人推开最后一道木门,看见的是原住民老太太依旧在井边洗菜,游客在小摊前排队买锅盔——现代雅居酒店用克制的设计语言,把自己退到“背景”位置,却让成都的历史与当下同时被看见、被体验。这恰是酒店设计最动人的野心:不是建造一座孤岛,而是让城市继续呼吸。

申明:如本站文章或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您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处理!

上一篇:成都智慧商务酒店设计:重构高效商旅新场景

下一篇:暂无

返回
13617680498